|
|
|
|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8集课程复讲 |
|
梁淑莉学长 |
|
|
1.学习圣贤教诲最重要的是学什么? 要学圣贤人的存心,要学圣贤人的用心。圣贤人他的存心就是时时把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时时不敢忘怀,时时提得起来去与人相交。当他时时都是德行提起,那他的坏习惯自然而然慢慢就不见了、就消退了。所以我们熟读《弟子规》,也是时时以圣贤人的心行来自我观照、自我提醒,相信宽为限,紧用功,功夫到,滞塞就通。而当一个人真正用圣贤的存心跟行为去做事,每一天一定会有法喜充满。 2.做为领导者或下属要用什么正确的态度面对部下或上司? 在为人臣子方面,我们提到不应该意气用事,应该用理智跟领导者好好沟通。所以其实人与人会冲突,大半是因为距离遥远,缺乏沟通。缺乏沟通久了,就很容易对立、很容易矛盾,之后就冲突了。所以为人领导者也应该大开沟通之门,能有雅量接受下属的劝谏。而下属也应该有劝谏上司的责任。 听一些朋友说,很不敢劝上司。甚至于说单位的上司两三个,到底要跟哪一个?跟对了,以后可以怎么样?飞黄腾达。假如用这一颗心去替上司办事,日子不好熬,每天要察言观色,要巴结阿谀,那累死了。假如刚好押的那个宝没有升上去,那他就捶胸顿足。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,当我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去事奉上司,那真是累死人。假如你是巴结阿谀,结果这个长官确实升了,跟着他升上去,人生未必就好。要巴结阿谀的长官,他能不能在他的事业当中,不可能真正不断提升。因为接受巴结阿谀的长官,他的智慧、他人生的见地还有限。到时候一些状况出现,他就会被换下来。所以我们看到现前社会很多当大官的人,可能两个月、五个月官职就去掉了。那到时候虽然押对宝,还是落得一场空。 所以到底我们要把努力、把用心押在哪?跟的是我们的本分,跟的是人民的需要。这样子,你就很直言不讳去劝谏你的上司。而也由于我们都尽本分,都替人民服务,能力也会日渐提升。当我们有真正的能力,好的主管一上任,当然要用真正可以办事、可以信任的人。到时候,不去求机会,机会自然而然到你的身边来。所以人生假如能够道法自然,就能够水到渠成,也不会活在患得患失之中。所以这是臣子应该无求的去尽他的本分,去进谏上司。 3.夫妇之间言而有信的重要性。 假如夫妇之间言而无信,那可能就互相猜忌,互相讲话当中都有攻击、都有揶揄。这样子,每天还要朝夕相处关系就很危险,所以也是要言而有信。现在夫妻之间听说都有各自的秘密,都有私房钱。那当我们都有秘密,都有私房钱,都不让对方知道我们的情况。当我们用这一分虚妄的心、不真诚的心,对方肯定可以感觉到。所以人常常在做自欺欺人的事情,其实这样心里面不踏实,纵使你确实留了一些钱在身边,但是你的心每天还要提心吊胆。这样有时候留住了钱,每天担心东担心西,身体都搞坏了。所以治家应该抱持着一个态度,治家没有秘密,坦坦荡荡,这样最好。 其实真心信任别人的人,往往他都轻松多了。假如什么事你都要管到底,让别人在你面前都觉得很没能力,到最后你就累得半死,然后做得要死,还被人家嫌得要死。所以一个人的精明要内敛,不要精明去压迫到别人,所以这也是要中庸之道。 在言语当中,要言而有信。那夫妻之间彼此的心里一定要感谢对方的恩德,感谢对方陪我们一路走完这个大半的人生。我们男士一定要时时记住,因为有我们的太太帮我们做了一件重大的事情。只传宗接代这一件事,我们的家族才得以延续,光是这个恩德就报不了。所以「恩欲报,怨欲忘」,当夫妻之间常常都想着对方的付出,对方的恩德,一些冲突都把它放下。心里常念恩,看到对方都心生欢喜,那每天的日子和乐融融。 在汉朝的时候,汉光武帝他有一个臣子叫宋弘,为人非常清廉,做事很负责任。当时这个宋弘他做的是司空的工作,也就是掌管土木工程,也是国家一个很重要的职位。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刚好新寡,先生去世了。汉光武帝在跟他姐姐谈论,想要帮她再找一个先生,也希望在大臣里面挑出来。然后他就问姐姐,所有大臣里面你最欣赏谁?那湖阳公主马上就说,宋弘气宇非凡,很有德行。那光武帝一听就知道。结果光武帝就找宋弘来,就跟宋弘说,一般的人情都提到富易交,就是一个人一有财富之后就会换朋友;那人一贵了,富贵了就会换妻子,好像现在的人情有这个趋势。就套了一下宋弘的意思,看他有没有意愿娶他的姐姐。宋弘知道皇上的意思,马上就跟皇帝说了两句话,「贫贱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」。这句话的意思,我们在困顿、在贫穷、在努力人生的过程,有很多的朋友相助。而当我们真正有发展的时候,这些朋友绝对不能忘记。糟糠之妻,糟糠是指很粗的米粮,就是陪着我们胼手胝足一起创业的原配夫人,不可以把她休了。 宋弘讲话很有学问,所以宋弘是娓娓道来,先说贫贱之交不可忘,还要停顿一下,皇帝想说,对,人生还是要重情义。接着再说糟糠之妻不下堂。这样皇帝就不会为难他。所以讲话要有艺术,先后顺序重要。就好像你要去劝一个朋友,你可不可以一见到面说,来今天我给你讲一个缺点。他一定会噎着。你要跟他讲,你最近那些不错,提个一件、两件不错的,再提一件应该改进的,这样就是讲话的顺序,我们也要随顺人情。所谓「人情练达皆文章」。 那宋弘拒绝了皇帝,拒绝了湖阳公主,这样的情义,这样的气节,不只影响了他的家庭,还影响了满朝文武,甚至于还影响了往后一千多年的读书人。往往读书人可能在看书,最近愈来愈富贵,本来还想换换太太,突然看了就收敛一点。因为这种浩然正气可以屹立在天地之间。所以读书人他的态度是「动而世为天下道,行而世为天下法,言而世为天下则」,时时都抱着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。所以他的行为才能够影响社会风气。我们也要学习宋弘这一分存心,我们的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都要期许当家人、当社会的好榜样。这是夫妻之间要守的信义、要守的道义。 4.什么是“身教者从、言教者讼”?如何做到“家和万事兴”? 所谓「身教者从,言教者讼」,父母本身就有做给我们看、演给我们看,真正自己做到了,你的孩子很自然而然看得欢喜就照做。但是没有去做,只是在言语、在说教,可能孩子听久了,他会不以为然,到最后还会跟你发生口角。讼! 现在有很多的兄弟都走向法院,为了财产都互相告起来。《朱子治家格言》有提到「居家戒争讼」。一个家庭、一个家族非常忌讳诉讼,亲人相告。我们说人情国法,人情也要兼顾。因为失了人情就失和,失和了,家庭就不可能兴旺。所以居家戒争讼。当家庭里面为了财产互相控告,这个钱保证留不住。再来,当兄弟之间都发生冲突,已经给下一代做了很不好的示范,所以这个家族已经败象已露。所以才提醒我们「居家戒争讼,讼则终凶」。 古代为人兄、为人姐,对于自己的弟妹都抱持着很深的情义、道义。所以我们为人兄、为人姐也应该起而效法。其实当人常常会计较得失,比方说我多照顾弟弟,我是不是自己又缺少。当人常常计较东计较西,人生就不踏实、不痛快。所以应该遇到兄弟困难就要全力去帮忙才对。 深圳就有一个老师她的先生,刚好先生的妹妹在夏威夷工作,结果在夏威夷生活很困难。先生就跟太太说:我希望把这二、三年的积蓄统统寄给我妹妹,因为她在那边很困难。结果后来太太马上就说:你这个做法我很佩服也很欢喜,我去帮你汇钱。当夫妻是这样子的互动,相信他们的情谊会愈来愈深厚。虽然我们是舍掉了钱,却赢得了家庭的和乐。俗话又说「家和万事兴」,既然都万事兴了,还怕以后没钱吗?所以人生要尽义务,人生要看得远,不可以处处计较。 5.朋友不只是言而要有信,还要有朋友的信义跟义务,朋友之间有那些应尽的义务? 第一个当然是要互相劝谏,所谓「善相劝,德皆建;过不规,道两亏」。假如朋友有过失,我们没有去劝,这样就没有尽到朋友的职责。所以第一个劝谏,第二个是要关怀,第三个要互相赞叹,「道人善,即是善;人知之,愈思勉」。第四个不言家丑,不可以把朋友一些家里不好的事都讲出去,这样就很没有道义。最后,要有通财之义。我们在课程当中,对于这个劝谏谈得特别多。为什么?因为现在的社会相当复杂,所以人只有一双眼睛,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虑到。所以父母、儿女很需要,上司、下属也很需要,太太、兄弟、朋友的提醒。因为人提醒了,才会对更多的道理有所明白。我们一来要能接受别人的劝谏,二来也要懂得如何规劝亲友,所以这个主题才会谈得比较多。 再来,关怀。关怀他人,事实上我们也要在时时处处去落实。我们可不能教孩子说:你的朋友跟亲人才要关怀,其它的不用。这样教对不对?人的心是一个,怎么可以一心分两边用?所以当他对陌生人很冷漠,他会不会对亲人很念恩?很难!所以当他能对一切人都有关怀之心,那离他最亲的父母、兄弟,哪有可能不照顾的道理!所以我们比方说常常提醒孩子,见到行动比较不方便的人更应该恭敬。因为对方的心理,因为他人生已经有一点不顺畅,我们假如又用异样的眼光看他,就会让他更不舒服。所以从这一点点细微长养孩子仁慈之心。比方说在坐公车的时候,只要有老弱妇孺上来,我们马上带着孩子让座,这就是长养他关怀别人的这种心境。 关怀朋友,不只要关怀他而已,还要爱屋及乌。所以当你敬其父,你尊敬他的父亲,他就高兴,甚至于他的兄弟姐妹都欢喜,你就可以跟他的家庭、家族处得很好,所以叫爱屋及乌。常常我们在打电话,也二、三个月没联系,在电话当中,你跟他说:你妈妈身体好吗?你爸爸最近好不好?虽然是一句轻轻的问候,也会让对方的心觉得很温暖。而现在我们又学了《弟子规》,我们不只可以关心他的父母,更重要还可以关心他孩子的教育。现在几乎所有的家庭大半都会为了孩子的教育伤透脑筋。所以我们在推展这一年多以来,太多的家庭都得到方法,家庭的转变都相当大。 有一个太太,我在深圳上课的时候,她全家,先生也来,四个孩子都来。孩子也都十几岁了,上初中,上高中,一起来听课。结果很有意思,这一位太太刚好夫妻之间有一点不愉快。后来上完课,她就跟我说,本来都看是对方错,听完课之后,知道我们儒家的核心、的心法,叫做「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」。所以她这一念心回过头来,就觉得自己还做得不够好,没有资格去嫌对方。然后对孩子也是一样,以前本来到处都看孩子这里不好,孩子那里不好,现在会想:是不是我做榜样做得不到位?所以心念一转,障碍自然就去除掉。所以我们要关怀朋友,进而关怀他的家庭,关怀他的生活。 接下来要互相赞赏、互相肯定。因为我们在人生的旅途当中,常常也会情绪起伏,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朋友的支持、朋友的安慰。又有一句话说「文人相轻」,为什么文人相轻?长了傲慢,甚至于因为有嫉妒心。那我们来思考一下,当这个文人、这个读书人生起对别人的轻慢,觉得自己的学问、文章比较好,他的比较差。当他起了这一念心,其实他已经在堕落,他的学问这一生不可能成就。所谓「学问深时意气平」。真学问的人看一切人都很平和、都很欢喜,不会轻慢。 所以我们读圣贤书要对治一个自己的杀手,就是嫉妒之心。而且这个嫉妒的心发出来,不只自己受害,不只对方受影响,更大的问题是会让社会的人受影响。比方说,这一个读书人很有德行、很多的人都跟他学习,结果你现在又嫉妒他,甚至于用言词毁谤他,造成这一大群人对他失去信心,这个罪过可就结大。所以一个人假如处处嫉妒别人,他一定会愈来脑筋愈不灵活。因为他障碍别人学习圣教,学习智慧的机会。所以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那假如障碍别人法布施就会得愚痴的结果。所以我们要扩宽心量去欣赏别人,去力行「道人善,即是善;人知之,愈思勉;见人善,即思齐;纵去远,以渐跻」。当朋友跟朋友之间,都可以互相随喜、互相赞叹,那团体也好,或者是我们学术界也好,都会一片祥和之气。这是要赞赏。 第四个要不言家丑,因为朋友信任我们,可能会把一些家庭比较隐私的事跟我们讨论。所以这些话语我们要特别谨慎,不可以讲出去。因为你有时候讲出去,会被有心的人拿去制造一些谣传,这样就会伤到朋友的内心,或者他的家庭。所以当别人已经推心置腹,我们更应该谨慎小心自己的言语。那当然其实家里很多隐私的事也不必要到处跟人家讲。比方说,自己的先生有哪些不好,就到处跟邻居讲,跟朋友讲,讲到最后可能都传到自己先生耳朵里。他一定会火冒,到时候对夫妻关系那可有很不好的影响。而且不只夫妻关系不好,还会惹来众人对你的轻视、轻慢。甚至于还对你的先生同样的不尊重,这样就很不好。所以对先生还是要隐恶扬善,假如有一天他发现,我做得又不是很好,我太太都在外面赞叹我、肯定我,他一定会觉得我应该更努力,不能辜负了我太太对我的期许。这就很重要,所以要不言家丑。 最后一个要有通财之义。这个「财」不单指钱财、物品,我们还可以把它延伸出来是内财跟外财;内财指的是劳力、经验、智慧,外财才是钞票、才是物品。那因为人生难免起伏,所以当朋友确确实实有很紧急的状况。比方说,他的父母刚好生了重病,他一下子又筹不到这么多钱,所以我们要救人危急,赶快有能力的时候帮助他。惠不在大,恩惠不在大小,在乎当危,在那个危急当中,你能够送给他这样的关怀帮助,他会非常感动。这是我们朋友之间有通财之义。态度除了诚恳以外,还要不会想他还钱,就当作亲人之间互相的帮助。所以其实父母所做的一言一行,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|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